開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人力資源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是符合當前職業教育教學特點的,也是培育應用性人才的根本保證。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構建高職高專人力資源專業課程體系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步驟。
高職高專的教學應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即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所以構建高職高專人力資源專業課程體系應以實踐性知識為主,理論性知識為輔,因為職業教育應符合職業學生形象思維的形成特征。因此教學內容可按照實際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構建課程體系,形成圍繞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學內容與訓練項目。所以開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建設是符合當前職業教育教學特點的,也是培育應用性人才的根本保證。
一、以工作為導向的人力資源專業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
關于工作過程的理解。廣義上工作過程是指在實現確定目標的生產活動和服務活動的順序;狹義則是指物質產品生產的順序。這一理解在商務領域就是指經營過程的活動。而職教教學論的概括性表述是:工作過程導向和經營過程導向是差異性同源的。工作過程導向的目的在于克服學科體系結構化內容的學習,而有利于與工作過程相關內容的學習。工作過程導向課程則來自職業行動領域里的工作過程,即從職業典型工作過程確定職業實際工作任務,歸并成教學工作任務,最終轉化為職業教育教學任務。它是一個從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最終到學習情景的過程。
建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構建人力資源專業課程體系的基本思路為:
1.重構課程體系。打破傳統學科型課程體系,針對實際工作體系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并按實際工作結構重新設計課程結構。
2.重組教學內容。打破傳統學科型課程以學科知識邏輯為主線、專業理論知識為主體的教學內容,針對實際工作任務需要,以職業活動為主線,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本位,重新組織和設計教學內容。
3.轉變實施方式。打破學科型課程主要進行知識灌輸、學生被動接受、實踐與理論脫節的實施方式,形成主要進行任務實施、學生主動構建、實踐與理論一體化的實施方式。
4.改造教學情境。打破單一的教學模式、課堂化教學環境,創設盡可能與工作實境接近的教學環境,實現學校環境與工作環境、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有機融合。
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構建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體系的步驟
1、企業和市場充分調研并經過專家論證,了解學生就業方向,確定學生所從事的工作崗位。本課程在設計過程中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近五年我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thldl.org.cn有32.8%的畢業生在航天類企業就職,62%的學生在其他類企業就職,3.2%的學生畢業后選擇自主創業,2%的學生在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根據調查在企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崗位的主要有:人事主管、工作分析專員、員工招聘專員、員工培訓專員、績效專員、薪酬專員以及勞動爭議與保險專員(下圖中簡稱保險專員)。主要的分布情況見圖2。
2、通過調研和與企業人士座談,確定了人力資源管理的七個工作模塊。即員工關系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分析、員工招聘、員工培訓、績效管理。
3、和企業共同確定工作崗位任務(以員工招聘崗位為例)。
4、以工作任務要求為出發點,設置行動領域課程,進行職業能力分解。
5、以培養職業能力為重點,以行動領域為基礎,構建課程學習領域,設計學習情境。
6、根據學習領域設計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按照工作過程來序化知識,即以工作過程為參照系,將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整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整合,意味著適度夠用的陳述性知識的總量沒有變化,而是這類知識在課程中的排序方式發生了變化。課程不再是靜態的學科體系的顯性理論知識的復制與再現,而是著眼于動態的行動體系的隱性知識的生成與構建。重新構建的人力資源專業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以滿足人才對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