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感悟
有一次聽見身邊的朋友抱怨:“現(xiàn)在的工作實在太苦,太累了,忙得連上個廁所,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最讓人不滿的是公司每月發(fā)給我的工資才五六千元,如果到手有個萬把塊,像現(xiàn)在這樣賣命,我心里也覺得值了。”“錢多事少”可能是很多職場人夢寐以求的境遇,但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哪一件工作是不辛苦的,沒有哪一處的人事是不復雜的,對于職場的抱怨如果能列張榜單的話,首當其沖的可能就是“嫌工資少”。
覺得自己工資少,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與自己共事的同事或者上司的工資比較,發(fā)現(xiàn)自己拿的少了,于是心生怨念。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公司實行薪酬保密制,不允許員工之間互相打聽薪資待遇的主要原因;二是純粹自我感覺認知,認為自己付出的與獲得的不成正比。嫌工資少的人里面百分之九十以上屬于后者。
對于那些簡單地將工作看做是一種謀生手段的人來說,衡量工作好壞的唯一標準就是工資。因此,一旦找到開出跟自己心理預期的工資差不多的公司,就會抱著混事的態(tài)度,安于現(xiàn)狀。直到若干年后,突然發(fā)現(xiàn)當初跟自己同期進公司的人變成了自己的領導或更高的級別,看著別人的工資成幾何倍數(shù)地增長,而自己的工資永遠在原地踏步,不禁感嘆天妒英才,自己遇人不淑,職場待遇不公等。稍有些職業(yè)精神的人,會認為工作僅僅是職業(yè),8小時工作時間內(nèi)把每份差事做好就行了,領導交代了就做,沒有交代的堅決不做無用功。把工作和生活對立起來,認為8小時之外是完全私人的時間,不愿意加班也不愿意把任何工作帶回家。如果工資給的多就多干些。工資給的少就少干些,跟工資較上勁的人,往往都是職場的祥林嫂、承載著太多負能量,久而久之就會被同事孤立,更得不到上司的賞識。
對于幸福,職場人往往有個誤區(qū),認為工資越高就越幸福。事實上,人們的幸福與金錢無關,反而與閑暇時間的多少有關。在一名職場“白骨精”面前有兩個工作機會,第一個是年薪30萬的市場總監(jiān),第二個是年薪10萬的活動策劃,后者的節(jié)奏和內(nèi)容是她所喜歡的,但前者的高薪讓她動心。這兩個工作機會,前者需要每天加班,節(jié)假日趕工,每天工作將近15小時,幾乎沒有閑暇時間。后者則是8小時規(guī)律生活,有大把閑暇時光可以培養(yǎng)一個愛好、和好友喝茶聊天、享受家庭天倫之樂等。如果只是跟工資較勁,那么前面一個工作機會無疑是香餑餑,但是人生中還有很多重要的東西,比如健康,比如好心情,比如家庭,與其選擇一份把三年的活擠在一年里來完成的工作,爭分奪秒地計算自己的工資,不如看看自己能獲得多少閑暇時間,用來讀個書換換腦、培養(yǎng)一個修身養(yǎng)性的愛好、找同學敘敘舊、談談項目、結交更多新朋友,這些才是能讓你在不遠的未來工資翻倍的資本。 陳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