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章可循:越是敏感的東西越是要規定清楚,否則就容易亂套。因此,公司必須要有一套有關調崗調薪的規章制度或規定加以明確,即讓員工知道在達到什么樣的情況下可調薪,大概能調多少等,知悉并引導員工如要調薪則按規定來辦理。那怕是這個規定暫時還不夠科學完善,也總比“沒有規定而隨意調薪”強。
2、詳細分析:調薪不是拍腦袋這么簡單,要讓各方都滿意,縝密的調查分析是少不了的,因此必要的人力盤點、員工能力分析和業績對比、關鍵事件分析等是非常需要且很有用的。要讓員工知道,調薪并不是人人有份,年度調薪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調(政策性CPI對沖普調、工齡漲薪等除外),調薪一定是優先傾斜給那些獲得晉升晉級的員工,其次是有發展潛力和培養價值,取得良好業績的后備人才,最后才是那些各方面表現一般的員工,而最后這種情況可調的一定是很少數的。
3、慎重決定:眾所周知,調薪是比較剛性的,一旦調上去,就是人力成本的硬增加,往往很難下調。調薪是否非調不可?企業的經濟效益是否允許可以這樣調?是否一定要現在調?是否一定要調這么多?除了調薪之外,難道就沒有其它更好的激勵方式了?等等,這些都是需要HR和管理者深入思考的問題,調薪要慎重決定才是。
在調薪實施前,我們需要注意并告誡自己:一切沒有激勵效果的調薪是不可取的;有更好的替代激勵方案不用,而用調薪來激勵也是不明智的;調薪并不是員工最想要的,這種調薪也是無意義的。
因此,調薪是企業的一種成本增長壓力和負擔,除非是企業的發展和效益規模是在逐年上升,而且達到預期的增長目標,年度調薪額度和比例才有基礎,否則,是無源之水;越是基層員工,調薪的激勵效果越大,越往高層,這種簡單的激勵方式其效果會越差;激勵要有所側重,要針對性的分析,通過雙向溝通,明確員工個人想法,盡量符合員工個性需求,如一個對薪水并不太看重,但對能力培養和個人職業發展更渴望的員工,其最需要的不是調薪,而是能力提升培訓或更多輪崗機會。同樣是能力和業績,用調薪來激勵能力提升,而用獎金來激勵業績增長,這種操作方式更有助于激勵員工提升素質,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讓調薪更有效果。
總之,調薪要想讓上下盡量滿意,要做到:1、明確調薪標準和規定,與企業經濟效益掛鉤;2、公開游戲規則,調薪實施過程和結果保密;3、盡量引導員工通過晉升晉級和能力提升來獲得調薪,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業績;4、你所激勵的正是員工最想要的,這種激勵措施是最好的,調薪也一樣,要充分研究個體需求,對癥下藥。
